fbpx

想報名的活動 0

首頁 \ 文章概覽  \ 醫生專訪及醫學常識  \ 不只為延命 新式癌症治療同時幫助肺癌患者活得好、活得有質素

不只為延命 新式癌症治療同時幫助肺癌患者活得好、活得有質素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蔡清淟醫生

肺癌是本港癌症頭號殺手,死亡率一向是眾癌之首。因其早期病徵不明顯,如非病人恰好檢查身體,往往要待病情進入中後期才能發現,因此病人五年存活率一直偏低。不過,隨著新的治療方法出現,肺癌病人的前路也漸漸明朗起來。

 

肺癌的五年存活率

肺癌的成因眾多,並不限於我們一般所知的家族遺傳和吸煙習慣,臨床腫瘤科蔡清淟醫生指出,長時間入廚吸入油煙、多肉少菜的飲食習慣亦會增加形成腫瘤的機會。現時早期肺癌病人的五年存活率為60-80%,三期為20-30%,萬一到了四期,以往的五年存活率幾乎為零,但近年多了一些標靶藥能有效控制基因突變型如EGFR、ALK等的晚期肺癌,令存活率增至5-10%。

 

更多治療選擇助延長生命

從前尚未有新式療法如標靶藥或免疫治療之時,中後期肺癌病人基本採用化療,能為病人爭取的時間相對有限,大多只以周或月計;如今隨著治療選擇的增多,病人能透過適當的治療,更好地管理病情,受控時間能以年計算,將癌症變為可控制的慢性病,提高肺癌病人的存活率。蔡醫生表示,醫學界在這方面的認識不斷更新,預期未來五至十年肺癌病人在預後及存活率方面將可進一步改善。

 

新式療法可保持生活質素

新式療法除了有效控制肺癌,亦有助病人在療程中維持一貫的生活質素。首先,標靶藥多為口服,無需打針,病人需要逗留醫院的時間相應減少,較為方便。再者,標靶藥的副作用較輕微,病人服用期間亦能兼顧家庭和工作,尤其近年肺癌病人有年輕化的趨勢,45歲至64歲的病人比例近十年從29%升至33%,令對日常生活影響較少的治療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如何改善副作用

無論病人選擇哪種治療方法,治療期間都難免會出現副作用,但多可透過其他藥物或調節生活習慣改善。例如部分人服用標靶藥後皮膚或黏膜變乾,容易口乾、出紅疹或暗瘡等等,前者可多喝水、使用嗽口水改善情況,後者則可靠塗藥膏保濕或選擇使用抗生素改善。事實上,隨著時間過去,身體會漸漸適應藥物,副作用的影響亦會隨之減低,故此不用過於憂慮。

 

同路人互助互勉

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多數病人都會感到無助,但患癌並非一個人的事,蔡醫生希望病人的家人能與病人一起積極面對,共同努力。病人亦需明白治療是有選擇的,可與醫生及家人好好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蔡醫生坦言作為醫生,能夠投放在每位病人的時間有限,很多日常大小事未必能向病人逐一解答及提醒,鼓勵病人及照顧者可加入一些同路人小組,互相分享抗癌經驗及交流生活心得,除了可得到精神上的支援,對病情控制及保持心理健康也會有幫助。

 

個案分享

蔡醫生直言,患癌定然使人生變得不一樣,但不等於要放棄所有人生規劃,重要的是病人如何面對疾病,學會調節心態、調整生活及工作上的步伐,與癌共存。有些病人得悉病情後,頹唐消極,生活停擺,對治療非常被動,並不可取。但慶幸近來更多的是會積極了解病情、與醫生團隊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的病人。曾有一位病人令他印象尤為深刻:病人本來正籌劃婚禮,被診斷後即與未婚妻商量,向所有家人親人坦誠病情,押後婚禮,先花半年時間接受初步治療。結果治療收效甚佳,婚禮順利舉行不在話下,如今事過三年,更正在計劃生育,令人鼓舞。

 

疫情下給病人的忠告

近月疫症橫行,蔡醫生謂肺癌病人免疫力較差,要份外小心,除了要遵守安全指引,做足防護措施外,最好避免到室外,與別人近距離接觸。另外,肺癌病人在病情未穩定時,或會有發燒、呼吸困難等與新冠肺炎相似的症狀,此時應即時告知醫生團隊,盡早分辨出症狀成因。蔡醫生亦建議病人不要因為擔心疫情而延遲治療,應依從醫生勸告,在安全情況下如常進行有助控制病情的治療。至於一般的例行檢查,可與醫生商量,待疫情緩和後再進行。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蔡清淟醫生

▲醫學資訊由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蔡清淟醫生提供

M-HK-00000046 valid until 26/08/2022 or until change is requi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whichever comes first

仲未搵到你想要嘅資訊同協助?試吓癌症101計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