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想報名的活動 0

文章概覽

源頭減「廢話」 學會正確地表達關懷

一旦確診癌症,接下來除了決定下一步怎樣走,病人還要應付各種情緒:憤怒、悲慟、驚慌、不解、無助……這些旁人只可想像,難以體會,但可以肯定的是,作為朋友或家人,你的陪伴可以讓這段非常時期好過一點。只是有時我們對病人過於忌諱,怕唐突更怕說錯話,反而裹足不前,以下是一些幫你走近病人的貼士。   (一)認識禁忌 首先,跟病人相處,要發揮你的同理心,設身處地為他著想,同時必須明白自己不能完全體會病人的痛苦與掙扎,因此,千萬不要把「我明白你的感受」之類的說話掛在嘴邊,也不要勉強灌輸正能量,「別擔心」、「加油」、「你會沒事的」、「我認識的某個人也成功克服了」等話都要克制。   注意禁忌並不代表避談病情,相反,要讓他們知道只要自己願意開口,不論是談病情還是感受,你都樂意聆聽。你可以為他們的病表示痛心,問「你現在覺得怎樣?」,在他們情緒較穩定時,詢問「你下一步打算怎樣做?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嗎?」,讓他們知道有人關心,並不孤單。   (二)讓他們主導對話 如果怕「開口夾著脷」,可以將談話的主導權交給他們,自己仔細聆聽,順著話頭慢慢延展話題。不用害怕話少氣氛冷清,太心急「炒熱氣氛」胡亂發言的話,反而弄巧反拙。   (三)合上嘴巴,用行動代替語言 你聆聽時擺出的姿態,其實已可反映出無言的支持。學習傾聽時應有的態度,最基本的是不要打斷他們說話,不要看手機,交出你所有注意力,保持眼神接觸。   (四)別強塞「建議」 出於關心,你可能會嘗試給予健康建議,這時你要留意病人的反應,如果他們沒有表露任何興趣,請點到即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五)別光聊病情,也閒話家常吧 這並不是要轉移視線,而是幫助他們維持對原有的興趣和日常生活的關注,保持生活與抗癌之間的平衡,而且間中聊聊輕鬆的話題,也有助保持心境愉快。   (六)管理自己情緒 長期陪伴病人多少會累積壓力,適時疏導自己情緒,切勿傾倒於病人身上,徒添心理負擔;亦不要一味壓抑,不然壓力爆煲,可能造成連爆,波及病人。   參考資料:Talking With Someone Who Has Cancer. CancerNet.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net/coping-with-cancer/talking-with-family-and-friends/talking-about-cancer/talking-with-someone-who-has-cancer (Accessed May 2020) M-HK-00000740 valid until 7/10/2026 or until change is requi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ulator requirements, whichever comes first....

末期肺癌非絕路 免疫治療成轉機

▲本地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留意到免疫治療的效用,對合適的肺癌病人會採用免疫療法,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旅居內地的阿明(化名)不幸患上末期肺癌,接受化療和標靶治療後,病情不但沒有好轉,癌細胞更進一步擴散到腦部,令他行動不良。西方有句諺語:「上天為你關閉一扇門,必會為你開啟另一扇窗。」在親友的建議下,阿明回港求醫,接受了名為「PD-L1抑制劑」的免疫治療。結果,原本以為生命只餘下一兩個月的阿明,病情已保持穩定逾半年。 制訂個人化治療策略 分享上述真實個案的是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曾偉光。曾醫生表示:「阿明在內地接受了連串治療,身體已非常虛弱,加上癌細胞擴散,情況令人憂慮。免疫療法的誕生,為這類末期肺癌患者帶來新曙光。但身為腫瘤科醫生,要考慮的不止是治療成效。」 「患上這種危疾,雖然對康復機會心裏有數,但總是心存一絲盼望,就是有新藥出現。在治療過程中,最折磨我和家人的,是一次又一次以為有藥物能控制病情,但一輪測試後,又指我的肺癌不適合使用該藥。希望、失望交替出現,令我最吃不消。」阿明初來求診時說的一番話,曾醫生記在心裏。 顧及阿明的想法,曾醫生在幾個適合其病情的肺癌免疫療法中,選擇了毋須再做基因測試、較少引起非感染性肺炎的藥物。曾醫生解釋:「非感染性肺炎是肺癌免疫治療其中一項主要副作用,病者很多時要入院治療及服用皮質類固醇,嚴重者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險。」 「具體考慮病人的背景和心理狀況,制訂個人化的治療策略,不但令治療更有針對性,更讓病人感到受尊重,有助重建他們對治療的信心。」曾醫生補充。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曾偉光分享了一個接受肺癌免疫治療的病例,據悉患者病情現時保持穩定。   引進新藥爭治療良機 有關肺癌免疫治療藥物已於今年年初在香港註冊,惟阿明接受治療時,該項申請仍在處理當中,因此曾醫生透過衞生署申請個別入口該藥。曾醫生指:「在醫生仔細分析病人的情況後,如認為外國的肺癌免疫治療新藥對病人有幫助,便會以此方式申請入口藥物,為病人爭取最佳治療時機。」 肺癌免疫治療藥物所費不菲,曾醫生向阿明及其家人解說副作用時,不忘提及財務上的「副作用」,怎料阿明的兒媳馬上回答:「只要有好的藥物,可以控制病情,財務上的『副作用』是我們子女唯一能為父親分擔的。」 一家人上下齊心,愛惜父母,令曾醫生感動不已。他坦言希望這種孝心能夠傳揚開去:「這是任何新藥、任何新技術都代替不了的。」   免疫治療的原理 到底免疫治療的原理是什麼?它有怎樣對付肺癌?曾醫生解釋:「免疫治療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藥物『重啟』患者自身的免疫力, 以『識別』癌細胞和激發自身免疫力擊退癌細胞。簡單而言,狡猾的癌細胞會披著正常細胞的外貌,避過身體免疫系統的偵測,令免疫系統不能殺死癌細胞,所以要靠免疫療法撕去癌細胞的假面具。目前,已有相當多的臨床研究顯示免疫治療能有效對抗肺癌。」 ▼免疫療法能喚醒沉睡的免疫細胞,提高戰鬥力對抗癌細胞,為末期肺癌患者帶來新曙光。 M-HK-00000759 valid until 13/10/2026 or until change is requi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whichever comes fi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