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想報名的活動 0

文章概覽

【肺癌治療】公私營合作把握診斷時機 增加肺癌存活率 | 丘德芬醫生

肺癌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早期診斷對肺癌病人的存活率至關重要。不過,由於早期症狀常低估,以及治療過程中的各種排程和等待,令許多患者錯失黃金治療機會。私營醫療可作過渡性治療,提供更迅速的診斷,病人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以確保他們在最佳時機內獲得診斷和治療,提高存活率。   早期肺癌存活率高達90% 不同肺癌期數存活率有明顯差異。第一期肺癌五年存活率約70%至90%,第二期五年存活率約50%至60%。然而,第三期五年存活率僅10%至35%,第四期五年存活率則0%至10%。因此,及早檢查和治療對提高存活率至關重要。   忽視肺癌症狀延誤黃金治療機會 肺癌常見的早期症狀包括咳嗽、氣喘、呼吸困難以及多痰,痰可能帶血,也有可能出現發燒和肺部不適。吸煙者可能會忽略這些症狀而拖延了肺癌的檢查。另外由於症狀相似,肺癌可能被誤認為肺炎而令病人及醫生低估了病情嚴重性,加上各種排期檢查及專科轉介的等候時間,延誤了見專科醫生的時機。   公私營交接作過渡性癌症治療,把握最佳治療時機 我最近有一位病人,發現自己肺部有陰影,但在政府醫院排期見專科醫生要排期兩個月。於是他向我諮詢,我與影像科醫生相討研究,我們根據影像掃描結果都認為這是肺癌,因此與病人解釋後立即轉介他到胸肺外科醫生。病人隨後接受了肺癌手術,整個過程只用了2個星期,病理報告結果是較早期的肺癌IA期,根治手術後也不需要其他額外的治療。   私家醫生可為病人於短時間內安排各種檢查和手術,大幅縮短原本可能需要2至3個月的排期時間。這種快速反應的能力和貼身的服務對肺癌治療的效果及存活率十分重要。   很多病人以為在私營醫療開始了治療就無法回到公立醫院繼續療程。其實公立醫院是樂意與私營醫療合作的,因為私家醫生可以幫助分擔公立醫院的壓力。   事實上,政府也意識到公營醫療的等候時間過於冗長,因此他們實行了公私營協作計劃,以加快診斷和治療的速度。病人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計劃,以便在最佳時機內進行診斷和治療。較為有經濟能力的病人可以在私家醫生那裡先開始化療、免疫或標靶藥治療,完成一兩個療程後再接駁到公立醫生繼續治療。這樣的過渡性治療也是可行而實際的做法。   醫學資訊由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丘德芬醫生提供   #過渡性治療 #公私營協作計劃 #肺癌存活率 #公私營合作 #五年存活率 #肺癌早期症狀   五年存活率: 五年存活率在癌症領域是一個常用的指標,通常指的是患者從癌症診斷的那一刻起,經過五年後仍然存活的機率。 計算五年存活率時,通常將在這五年內死亡的患者排除在外,只考慮在這段時間內存活的患者。這有助於評估治療方法的效果,了解疾病的生存趨勢,並進行患者之間的比較。 需要注意的是,五年存活率並不是對患者長期生存的絕對預測,而是一個統計指標。患者的實際生存可能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疾病的類型、病程階段、治療方法、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等。因此,五年存活率應該在評估治療效果和疾病預後時與其他臨床指標一起考慮。   M-HK-00001490 Valid until 02/02/2026 or until change is requi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whichever comes first.   延伸閱讀: 【肺癌治療】肺癌治療不限於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肺癌病人新選擇 | 楊善如醫生 【肺癌治療】免疫療法的療效與副作用,成年長虛弱的肺癌患者的治療新選擇| 李智仁醫生 【肺癌治療】公私營合作把握診斷時機增加肺癌存活率 | 丘德芬醫生 【肺癌治療】公私醫療共融:實現最佳癌症病患照顧與治療策略|李兆康醫生   除非特別說明,否則此處引用的連結和所有其他連結均指向可公開訪問的網站,僅供參考用途。 連結網站非由肺活亮平台營運或控制,肺活亮不會對其他網站上提供的內容負責,並且不會對閣下訪問和使用此類連結網站而承擔任何責任。...

李智仁醫生

免疫療法的療效與副作用,成年長虛弱的肺癌患者的治療新選擇 | 李智仁醫生

那些患者適合免疫治療? 肺癌的發病年齡中位數分別是女士68歲,男士70歲,言下之意即是有大約五成的病人都是超過68至70歲。就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來說,如果有合適的標靶藥,標靶藥治療就會成為首要治療選項,其次才會考慮化療或免疫治療。撇除了標靶治療的那些病人,其他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可參考免疫治療與化療的療效與副作用,再與主診醫生判斷作哪種治療。   免疫治療和化療的原理與副作用 化療原理是殺滅生長速度較快的細胞,但當化療攻擊癌細胞的時候,亦有可能會殃及一些分裂速度亦比較快的正常細胞,例如生長毛髮的毛囊細胞、造血的骨髓細胞、消化道細胞等等,所以化療期間會出現各種白血球 或 血小版降低、脫髮和口腔潰爛等副作用。若然病人本身身體很虛弱,便很容易受其他細菌感染,一旦受感染而身體的抵抗能力不足,就很容易出現生命危險。   相反,免疫治療跟化療的運作原理則截然不同。免疫治療原理是透過激活或加强人體自身免疫系統辨認癌細胞的能力,令自身免疫系統能夠重新辨認和攻擊癌細胞;而且過程中對正常細胞的影響相對較少,因此副作用相對較輕微。免疫治療的副作用一般來說都是跟免疫系統有關的。常見的例子:皮膚有機會出蕁麻疹,又或是肝酵素或者甲狀腺等指數升高。這些副作用一般不太影響到病人的生活。例如肝酵素、甲狀腺指素等升高了一點,一般都會先觀察,如非必要都不需開藥。至於皮膚問題,塗一些藥膏或者吃藥也都能幫助減輕情況。 雖然較嚴重副作用都可以發生,但機會比較微。   如何減輕或者處理免疫治療的副作用 重點就是我們醫生要時刻留心病人的身體狀況,加上參考病人的過往病史,醫生可以幫病人預先做相關預防措施:例如皮膚開始出現一些紅疹,便早一點開藥膏或是口服藥給病人;定時檢查肝酵素、甲狀腺指數等。目的就是在副作用變得更嚴重前及早處理。   除此之外,教育病人關於免疫治療一些比較獨特的副作用情況也相當重要。免疫治療的副作用大多涉及免疫系統例如病人肚瀉,他可能會以為只是吃錯東西肚痛,但其實有機會是免疫治療副作用之一的腸炎。所以作為醫生,必須教育病人:首先要排除這個情況不是一個免疫治療的副作用,接著才想其他的可能性。因為我們只要錯過了一件事情,病人的身體狀況就會有機會惡化。其實免疫治療很多副作用都可以及早發現並及時處理,就可以避免發展至嚴重副作用而影響病人生命危險。我們醫生有必要提高病人的警覺性,讓他有什麼情況都報告給我們聽,防患於未然。   最後,免疫治療的療效理想,而其副作用亦較輕,比較不會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因此能保持病人的生活質素。在免疫治療的年代,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如果是不適合用標靶治療,除了傳統化療外,免疫治療無疑是一個新選擇。   醫學資訊由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李智仁醫生提供 M-HK- 00001501 Valid until 02/02/2026 or until change is requi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whichever comes first.   延伸閱讀: 【肺癌治療】肺癌治療不限於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肺癌病人新選擇 | 楊善如醫生 【肺癌治療】免疫療法的療效與副作用,成年長虛弱的肺癌患者的治療新選擇| 李智仁醫生 【肺癌治療】公私營合作把握診斷時機增加肺癌存活率 | 丘德芬醫生 【肺癌治療】公私醫療共融:實現最佳癌症病患照顧與治療策略|李兆康醫生   除非特別說明,否則此處引用的連結和所有其他連結均指向可公開訪問的網站,僅供參考用途。 連結網站非由肺活亮平台營運或控制,肺活亮不會對其他網站上提供的內容負責,並且不會對閣下訪問和使用此類連結網站而承擔任何責任。...

楊善如醫生

【肺癌治療】肺癌治療不限於化療﹑標靶治療? 免疫治療︰肺癌病人新選擇 | 楊善如醫生

免疫治療是一種利用人體免疫系統對抗癌症的方法。它能重啓或強化免疫系統,使其識別並攻擊癌細胞。免疫治療適合不同階段的肺癌患者,有助於提高無惡化存活期。它通常引起輕微的副作用,如疲勞,而嚴重副作用相對罕見,包括肺炎和腸胃道問題。   甚麼是免疫治療?如何利用免疫系統對抗癌症? 免疫治療是一項治療癌症的革命性方法,它利用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症。這種治療可以增強或改變免疫系統的功能,使它能夠辨識並攻擊癌細胞。   癌症免疫治療中最常見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例如PD-1抑制劑和PD-L1抑制劑。這些藥物針對一種名為PD-1和PD-L1的蛋白質,它存在於我們免疫細胞的表面。PD-1是一個調節性分子,它可以與許多癌細胞表面的PD-L1結合。這種互動使免疫系統不再攻擊癌細胞,因為它會接收到一個訊號「停止攻擊」,這樣癌細胞就能夠躲避免疫系統的監視。   然而,當我們使用PD-1或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時,這些藥物協助我們的免疫系統不再發送「停止攻擊」的訊號,幫助我們的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識別並攻擊癌細胞。這種方法已廣泛應用於多種不同類型的癌症治療,包括肺癌、腎細胞癌、黑色素瘤和肝癌。免疫治療的原理是重啟我們免疫系統,使其能夠有效地打擊癌症,這為癌症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   哪些肺癌患者適合使用免疫治療?免疫治療有甚麼效果? 肺癌治療中不乎合使用標靶藥物的情況下,可考慮使用單獨或複合免疫治療作為替代方法。根據多方的數據及研究指出,免疫治療對於不同期數的肺癌患者皆有不同的效果︰   早期至中期的肺癌: 如果已接受手術或輔助化療,可以考慮使用輔助免疫治療,以降低復發風險。 中期的肺癌: 在手術之前,可以結合術前輔助免疫治療和化療,以提高病理完全緩解的機會。 晚期(第四期)的肺癌: PD-L1水平較高的患者可以使用免疫治療作為全身藥物治療(systemic therapy),提高存活期中位數。   這些治療方法和選擇會根據患者情況而有所不同,因此應由醫生進行評估和制定治療計劃,為癌症病人度身訂造一個最適合的個性化治療。   免疫治療的副作用 大多數免疫治療引起的副作用都是較溫和而且較容易處理的。最普遍的症狀是感到非常疲累。嚴重的不適症狀相對較少見,例如:因免疫治療產生的肺炎發生的機率大約是5%。其他嚴重的不適症狀包括結腸炎,通常表現為腹瀉。     醫學資訊由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楊善如醫生提供   Keywords #免疫治療 #免疫療法 #肺癌 #輔助免疫治療 #免疫藥 #肺癌標靶藥物 #生存率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定義︰ #全身治療 #systemic therapy #存活期中位數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病理完全緩解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全身治療(Systemic Therapy):這是一種治療方法,用於處理全身範圍內的疾病或症狀,而不僅僅是局部的區域。通常,它包括使用藥物或其他治療方式,通過進入血液或淋巴系統,以達到影響整個身體的目的。全身治療的目標是控制或治療身體不同部位的疾病,特別是對於那些無法單獨通過手術或輻射治療解決的情況。   存活期中位數(Median Overall Survival): 假設某癌症的存活期中位數(median overall survival)為14個月,代表約有一半的病人存活超過14個月。   病理完全緩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是指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的疾病病理學特徵完全消失或回歸正常,無法在組織學檢查中檢測到任何異常細胞或組織變化。簡而言之,病理完全緩解表示患者的病變在組織水平上已經完全消失,不再能夠被顯微鏡觀察到。這通常是治療成功的一個指標,尤其在腫瘤或其他疾病的治療中。   M-HK-00001476 Valid until 02/02/2026 or until change is requi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whichever comes...

【限定龍年🐉表情包免費下載 | 好肺家族同你過龍年🐲】

  2024除咗係甲辰年,亦係龍年 龍係中國文化中擁有舉足輕重嘅地位,象徵尊榮、權威和吉祥🐲 係古代人心目中更係代表幸運、成功嘅吉祥物!   好肺家族恭祝大家龍年身體健康,龍馬精神! 人人龍精虎猛,家家龍福齊天 🧧   仲有WhatsApp同Signal貼圖方便大家同親友隔”Mon”傳情😘, 互相拜年啊~拿拿臨去下載啦! 「Lung Matters」好肺家族 🐲龍年・表情包免費下載連結: Whatsapp傳送門👉🏻 https://bit.ly/494m2sO Signal傳送門👉🏻 https://bit.ly/3UCvRJU   #好肺家族 #同你一齊迎接龍年 #龍年吉祥 #最緊要身體健康 #自家設計 #whatsapp貼圖 #Signal貼圖 如果你有個人健康、治療或診斷上的問題,請諮詢你的醫生   表情包 下載教學: https://lungcancercare.com.hk/?p=11510   M-HK-00001505 valid until 24/01/2026 or until change is requi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whichever comes first....

【 免疫治療:副作用驚驚?】

做任何癌症治療前,醫生姑娘都會先講解一輪副作用 通常癌友聽完都會心驚驚😨 擔心啲副作用會全部發生係自己身上 但其實副作用係因人而異! 有啲癌友只有輕微副作用 有啲癌友嘅反應就相對嚴重 人人都唔同㗎 而免疫治療常見嘅副作用係身體發炎 病人有可能會出現肺炎、肝炎、結腸炎、甲狀腺異常等症狀 不過又唔使咁擔心 醫生可以用合適嘅藥物嚟控制 / 減輕副作用 最緊要keep住同醫生溝通你嘅身體狀況,咁就唔使驚青啦😎 #免疫治療 #副作用因人而異 #知道真相就唔驚驚  免疫治療只可以獨行? 「做緊 化療 / 電療,係咪就唔可以做免疫治療 啦?」 唔少癌友都有以上嘅疑問 等肺仔嚟解答大家啦! 好多病友會採用免疫治療作為初始療法,亦會同其他療法同步進行 比較常見嘅係 化療+免疫治療 雙管齊下! 或者兩種唔同類型嘅免疫治療同時進行,簡稱 #雙重免疫療法 無論選擇邊種療法或組合,記得先諮詢醫生嘅專業意見吖! #免疫治療 #肺癌治療新方向 #組出新前路 ====================================== 參考資料:New Hope for Lung Cancer Treatment. American Lung Association. Available at https://www.lung.org/...

一文拆解安全網 肺癌患者減徬徨

肺癌在香港一直是第一位癌症殺手,正所謂病向淺中醫,一旦確診,當務之急就是展開治療。癌症治療技術日新月異,多年來令肺癌患者存活時間和生活質素提高不少,奈何新式藥物往往費用不菲,難免令人惆悵。幸而香港政府有提供藥物援助計劃,幫助病人負擔藥費,本文將為大家整合相關資訊,和你一文了解醫管局安全網。 (一)認識醫管局藥物名冊制度 提到藥物資助,不能不認識香港醫管局藥物名冊制度。醫管局於2005年推出藥物名冊制度,旨在幫助病人公平獲得既具成本效益,且安全有效的藥物,亦因此制定了藥物名冊,將藥物劃分為四類,病人可視乎所使用的藥物,獲得相應資助,以下來看看這四類藥物1: 在藥物名冊制度下1,符合資格的病人如果在公立醫院和診所購買第①及第②類藥物,只需付出診症及標準費用,首次診症為$135,其後每次診症$80;而每種藥以最多16星期為一徵收單位,每單位收費為港幣$15。至於第③類藥物,難以負擔費用的病人可通過醫管局安全網(如撒瑪利亞基金、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申請資助。如果你需要的藥物屬於不獲安全網資助的第④類,亦可嘗試向非牟利機構或癌症組織求助,查看是否有適用或合資格的援助計劃可供申請,以下就簡介一下公營機構的申請方法。 (二)什麼是安全網?公營機構的申請資格及流程 至於需要使用第③類藥物的肺癌病人,如果難以負擔費用,無需驚慌,你並非孤立無援,你可以通過醫管局安全網(撒瑪利亞基金、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參加資助計劃1,只要病人符合特定臨床準則,以及通過經濟審查,便能獲得資助。 撒瑪利亞基金致力為有需要病人,提供經濟援助,應付並非以公立醫院和診所標準收費提供的「自資購買醫療項目」或新科技治療的開支2。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則更進一步,資助病人使用尚未納入撒瑪利亞基金安全網,但獲認證具有實效的特定自費癌症藥物,以治療特定類型的癌症。總結來說,只有符合以下三項申請資格條件,便可申請醫管局安全網資助2:   (i) 符合經濟狀況規定 (ii) 符合臨床規定 (iii) 符合居留身份規定(必須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 如果你符合申請資格,便可按步就班開始申請過程,(1)由公立醫院的主診醫生轉介至醫務社工跟進,(2)完成經濟審查後,(3)再交基金辦事處批核申請。建議可在開始療程前兩周遞交申請表及所需文件,確保有足夠時間處理申請。萬一你不清楚自己需要的藥物屬於哪一類資助計劃,又是否受安全網保障,不妨到醫管局藥物名冊網誌查看3。   (三)4個申請貼士,助你盡早獲得資助 肺癌患者承受巨大身心理壓力,有時申請資助心切,反而有機會遺漏必要步驟,因快得慢,跟著以下貼士做齊4件事,便可減少波折:   找齊必要基本文件 醫務社工有時會因應情況,要求申請人提供相關證明文件,和多於六個月的經濟狀況資料,有備無患,最好事先準備,例如本人近6個月的銀行戶口記錄、入息證明、保險證明等,部分計劃亦可能會要求提交家人的經濟狀況證明。   確保資料全面及準確 申請審查是否順利決定你獲批資助的時間,因此提交申請前最好再三核對,確保資料真確、沒有遺漏,避免拖慢進度。   善用經濟審查工具 醫管局在網上設有經濟審查計算程式(https://sfecal.ha.org.hk/),申請資助前可先用它初步評估自己的經濟狀況,是否符合申請資格。   請家人幫忙 病中處理文件未必如平時得心應手,病人申請時可請家人幫眼,避免掛萬漏一,甚至可授權子女代為申請,實際上只需提交授權表格及身份證明文件即可。   得知自己患上癌症,也許會覺得生活翻天覆地,甚至感到無助,但看完本文,相信大家都明白香港對於病人有一系列援助計劃,力求病者有其藥。如果你也正為治療費用苦惱,不要猶豫,踏出求助第一步吧。同時我們平台亦有提供好「肺」資源地圖,為肺癌病人整合社區上不同資源及機構中心提供的支援及資助服務,包括實務,情緒,生理,經濟以及資訊分享,陪著您們走過抗癌旅程。   想知多D,可以重溫「抗癌不迷路 尋找資源有門路」線上講座 參考資料 HA Drug Formulary. Hospital Authority. Available at https://www.legco.gov.hk/yr08-09/chinese/panels/hs/papers/hs0608cb2-1740-4-c.pdf. Accessed 26 May 2022.   Application for Samaritan Fund and Community Care Fund Medical Assistance Programmes. Hospital Authority. Available at https://www.ha.org.hk/haho/ho/sf/SF_CCF_Information_Leaflet_Chi.pdf. Accessed 26 May 2022.   HA Drug Formulary....

「家支援Support+」應用程式,為在家護養的你增添多一份力量

為了能繼續支援社區內的晚期癌症病人和家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腫瘤科籌備了應用程式 「家支援Support+」,希望「加」強「家」庭支援,提供有用資源,幫助大家在家護養。   一站式護理,四大服務 「家支援Support+」是一站式的個人健康管理應用程式,結合多樣的資訊與全面關顧,連結紓緩科護士的在線支援,提供四大服務:   (一)「填寫病徵週記」:助你掌握身體狀態,控制病徵 應用程式設有「填寫病徵週記」功能,讓病人自行評估和記錄每星期的病徵之餘,當系統發現病人的病徵程度達到某個分數,便會自動安排紓緩科護士跟進情況,在辦公時間內盡快聯絡。你也可以在「綜合分析」中查看四或六個月的症狀記錄,監察自己的健康狀況,及早控制病徵,減低入院風險。   此外,如果有非緊急的健康疑慮,你也可以透過「在線諮詢」功能,聯絡紓緩科護士查詢,但請注意,如果遇到緊急情況,請盡快前往就近的急症室求診或與醫療團隊聯絡。   (二)「認識癌症」:提供便捷且準確的癌症資訊 這個功能專門提供各種癌症知識,例如是高危因素、病徵、診斷、治療和預防方法,亦幫助照顧者和病人本身加強對病情的了解。程式還附有本地不同機構的腫瘤科服務資訊,讓你需要幫手時,便能知道要如何求助。   (三)「紓緩資訊」:關懷精神健康,與你攜手走下去 應用程式亦會關顧病人與家人在身、心、社、靈多方面的需要,幫助病人在患病階段仍能過得豐盛而安穩,讓家人得到情緒支援,減少病情惡化時的抑鬱和焦慮,提高病中的生活質素。   (四)「安寧照顧」:預先準備,讓人生更圓滿 走過精彩的旅程,在衝線前要如何做好準備,相信不少人多少都有點疑慮。「家支援Support+」提供定立遺囑、殯葬安排、人壽保險、器官和遺體捐贈、授權書、預設照顧計劃、心靈輔導等資訊,引導你逐步規劃,減少遺憾。     Facebook和Instagram窩心連線,每天積極多一點 除了應用程式外,「家支援Support+」亦悉心經營Facebook和Instagram專頁,分享金句和鼓勵歌詞,提提你樂在當下,尋找小快樂,以樂觀的心走過抗癌路。此外亦有保健小貼士和拆解常見迷思系列,例如戒糖能否餓死癌細胞、吃糖過多會否致癌等等,豐富你對癌症的正確認知。   無論你是病人還是照顧者,即是在家也絕非孤身作戰。當你有困難時,幫助其實可能觸手可及,現在就下載「家支援Support+」,這條路就讓「家支援」陪伴,支持你走吧。 IOS 用家 請按此 Android用家 請按此 M-HK-00000783 valid until 7/10/2026 or until change is requi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

什麼是肺癌的分期?了解肺癌期數及其存活率

肺癌多年來一直是香港癌症中十大常見癌症之一。當發現患者患上肺癌後,醫生下一步就會透過進行不同測試及化驗,為肺癌分期。癌症分期的最主要作用為為患者釐定最適切的治療方案,同時可作為患者的預後參考。 肺癌分期與期數 肺癌可簡單分為4期,期數愈大,代表肺部腫瘤擴散範圍愈廣。醫生會根據3個因素為肺癌患者界定癌症分期: 癌細胞的位置 肺部腫瘤的大小 肺癌擴散的範圍及程度 若再按肺癌種類細分,非小細胞肺癌及小細胞肺癌的分期如下: 非小細胞肺癌分期 肺癌期數 病情 第0期 原位癌,屬非小細胞肺癌的早期階段。癌細胞僅處於肺部或支氣管的上層,而且並未擴散。 第1期 這分期的肺癌還未擴散到淋巴結或身體其他部位。醫生會根據腫瘤的大小,再細分為1A及1B期。 第2期 腫瘤較第1期的大,或已經開始擴散至附近的淋巴結,但仍未轉移至遠處器官。根據腫瘤的大小、腫瘤位置、以及癌細胞有否擴散到淋巴結,再細分為2A及2B期。 第3期 肺癌已擴散到肺縱隔的淋巴結。根據腫瘤的大小、位置、擴散程序,再細分為3A、3B及3C期。 第4期 最晚期的肺癌。在此階段,癌細胞已轉移或擴散至肺黏膜,或身體其他部位。 小細胞肺癌分期 肺癌期數 病情 局限症(Limited stage) 癌細胞只見於一片肺葉內,或未有擴散至縱隔的淋巴結。 廣發症(Extensive stage) 癌細胞已擴散至原發肺部以外的組織,例如另一片肺葉、胸腔其他範圍、或其他身體部位。 患上肺癌的預期存活率 肺癌之所以被稱為本港常見癌症中的頭號殺手,主要是因為肺癌的發病率或死亡率均屬於頭三位,肺癌病人的存活率比其他癌症病人更低。醫院管理局在2019年進行的肺癌統計數字顯示,男性及女性的發病年齡中位數為70、68歲,而高齡肺癌患者的死亡率更大幅上升,數字顯示患者的年紀愈大,一旦患上肺癌的存活率愈低。而根據美國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統計,當地患者患上肺癌的5年相對存活率1為21.7%。 之不過,以上肺癌存活率數據僅屬參考,隨著醫學不斷進步及突破,不少新型治療肺癌的方法被研製出來,例如可以使用免疫治療組合治療肺癌,這種治療方法對轉移性肺癌患者有很幫助,患者的存活時間因而得以延長,有望未來可進一步提高肺癌患者的存活率。 一旦不幸患上肺癌,患者和家人也不必感到沮喪,早期肺癌患者的存活率較已屆晚期的患者高,根據NCI的數據,17.8%患者確診時處於肺癌第1期階段,而他們的5年相對存活率大幅增至59.8%。因此一旦不幸患上肺癌,患者提高存活率的關鍵在於及早發現並盡快接受適切治療。如你發現自己有肺癌病徵,緊記儘速求醫!   註1:相對存活率是指患者在確診開始後的預計存活比率,排除了其他原因的死亡風險。相對存活率的統計基於群體,不能用於預測個別患者的存活率。 M-HK-00000717 valid until 7/10/2026 or until change is requi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ulator requirements, whichever comes first....

康復期「草木皆癌」,如何擺脫復發恐懼?

療程完結了,進入康復期的你雖然如釋重負,期待生活重上軌道,但同時仍有種癌細胞隨時回頭的恐懼如影隨形?儘管癌症復發與否你無法全權控制,但其實你也可以選擇堅持生活好習慣,保持健康體魄,不讓舊陰霾籠罩新生活。   (一)保持均衡飲食 根據專家建議,癌症康復者可遵循與健康人士相同的防癌飲食指引: 多吃各種蔬果 少吃紅肉(即牛肉、豬肉、羊肉)和加工肉(如肉腸、午餐肉) 盡量選擇全穀類食物而非精製穀物和砂糖   (二)謝絕坊間偏方 打完一場硬仗,可能會有人覺得多少需要進補一下以抵擋癌症的復發,而誤信坊間防癌偏方,或亂食中成藥,寧濫勿缺,或會弄巧反拙。需知人人體質不同,世上沒有適用於所有人的靈藥,再者中醫之道為望、聞、問、切、先了解病人身體狀況,然後才開方下藥,因此康復者若有意調理身體,應先經註冊醫師四診,切忌人云亦云。   (三)維他命吃之有道 中醫偏方要慎服,西藥亦然。有些人以為某些維他命、草藥、膳食補充劑有助防止癌症復發,事實上並無科學根據,甚至有研究顯示,服食營養成份超出人體每日需要的補充劑,反而不利癌症康復者健康。若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醫生會為你提供個人化的飲食指南及推介針對性及合適的營養補充品。所以,決定使用維他命或補充劑前,請先諮詢你的醫護人員。   (四)勤做運動 雖然科學研究未有足夠的證明做運動能直接預防癌症復發,不過卻早有證據指出,定期運動可以緩解焦慮和抑鬱,改善情緒,你可以跟你的醫護人員商量,制定適合你的運動計劃。推薦康復者定期做運動的美國癌症協會就有以下建議: 早日回復正常體力活動 每星期進行最少150分鐘的中度運動 最少每星期兩次力量訓練   (五)管理焦慮情緒 疫情高峰期時,我們打個噴嚏都怕是肺炎病毒上身,同理,對康復者而言,「復發」二字重如山,單是頭痛頭暈都會有所聯想。可是,杯弓蛇影於己無益。世上除了癌症,還有很多與癌症無關的病痛,告別了癌症,你也和正常人一般,會有感冒、疲累的時候,最重要是弄清症狀的因由,對症下藥。實際上,只有少數主要症狀可能導致嚴重問題,如果出現下列的情況,請即告知你的醫生: 之前經歷過的癌症病徵再現,例如身體出現硬塊或增生 出現與受傷無關的痛楚,而且久久不癒 體重無原因驟跌 出現不明原因的新腫塊、硬塊或腫脹 出紅疹或過敏反應,例如腫脹、嚴重瘙癢、喘鳴 發冷或發熱 經常頭痛 氣促 排泄物帶血 噁心、嘔吐、腹瀉、食慾不振或吞嚥困難 久咳不癒 任何醫生曾提醒你留意的、或其他不尋常徵狀   擺脫陰影不易,擔心也是人之常情。請記得你不用獨自面對,我們「肺・活・亮」就不時介紹不同活動社區資源,讓你與同路人一起調適新生活,走出陰霾。   參考資料:Can I Do Anything to Prevent Cancer Recurrenc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org/treatment/survivorship-during-and-after-treatment/understanding-recurrence/can-i-do-anything-to-prevent-cancer-recurrence.html.  (Accessed Jul 2020)   相關文章:養病只宜「休養」?肺癌患者也可動起來   M-HK-00000758 valid until 13/10/2026 or until change is required in accordance with...

照顧者不是鐵人,別忘了照顧自己

你是癌症病人照顧者嗎?照顧病人,可能意味你要身兼多職,當病人的法律顧問、財務經理、家務助理、情緒支柱,更甚者還要繼續為口奔馳,任重而道遠,24 小時左支右絀,與此同時,你有好好照顧自己嗎?   即使你恨不得做鐵人,為病人提供最好的養病條件,但你始終只是個人,請花點時間,關注自己。以下 5 點,你不可不知。   (一)正視自身情緒 抑鬱或者情緒問題在照顧者中非常常見。不過部分人出於「抑鬱等於軟弱」的心態,對自己的情緒視而不見。要知道,無視不能解決問題。如果你經常感到情緒低落、疲憊、易哭易怒,那可能就是抑鬱的徵兆,及早正視問題,尋求專業人士援助,可以幫助你調整好步伐,對照顧者也利多於弊。   不是所有照顧者都會抑鬱,但總會有減壓的需要,試試定期運動、保持飲食均衡、尋找心靈寄託例如寫日記、冥想等等,你可能會找到排解壓力的出口,保持情緒健康。   (二)認識情緒問題的訊號 如何知道自己需要幫助?以下是幾個精神健康出現問題的嚴重徵兆,如果你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就要盡早向專業人士求助。 經常情緒低落、身體不適、感覺絕望 有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衝動 過份依賴酒精或藥物 與家人起衝突 沒有餘力照顧自己   (三)給自己留點時間 沒有人能長年累月全天候硬扛,每天給自己留點私人時間,適時喘口氣,一個人散步、買杯飲料,或者偶爾和朋友吃個飯,享受與其他人交流的時間,轉換心情,走更遠的路。如果你完全無法獨留病人在家,或可考慮暫託服務。   (四)明白自己不是無所不能 照顧者責任重大,但不等於要全部一力承擔,「樣樣一腳踢」的照顧模式實在難以長久。嘗試尋找幫手,讓他們加入你照顧者的生活。   (五)結伴同行 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對病人和照顧者而言都非常關鍵。你可以通過一對一或小組輔導服務,找到傾訴對象,除此以外,現時有不少病人及家屬互助小組可供參與,讓你和你的家人找到其他同路人,分享抗癌點滴,互相支持。別忘了,在這條路上,「肺・活・亮」一直與你一起。   參考資料:If You’re About to Become a Cancer Caregiver.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org/treatment/caregivers/if-youre-about-to-become-a-cancer-caregiver.html. (Accessed Jul 2020)   M-HK-00000740 valid until 7/10/2026 or until change is requi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ulator requirements, whichever comes first....